從0到1有多遠?
從1到6000萬要多久?
東風汽車在跋山涉水的奮斗里
給出答案
這更是一部中國汽車工業(yè)的自主奮斗史
毛主席提出:“中國這么大,一個汽車廠不夠,我們一定要建設第二汽車廠!”
懷著“打中國汽車工業(yè)翻身仗”的夢想,在鄂西北莽莽群山間,二汽(即東風汽車的前身)拉開大規(guī)模建設的序幕,從零開始,建設我國第一個完全自主設計的大型綜合汽車制造廠。
第一輛卡車試制下線。
第一個基本車型——2.5噸越野車EQ240正式投產。
第一批“富康”轎車試裝下線,東風轎車項目落地,讓“致富車”走進千家萬戶。
東風汽車加快市場化轉型步伐,“東風”商標被國家認定為“中國馳名商標”。從此以后,東風的腳步從未停歇,初心始終不改,在汽車強國的大道上,創(chuàng)造一個又一個節(jié)點……
回溯2014年,習近平總書記提出“三個轉變”和“發(fā)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”的重要指示,為我國汽車產業(yè)“換道超車”指明了方向、謀劃了路徑、堅定了信心。
牢記囑托,東風汽車從傳統(tǒng)燃油車到新能源賽道,找到了自己的“破局之道”——加速向科技型企業(yè)轉型,朝著新能源躍遷、智能化躍遷、國際化躍遷。
在新能源領域,東風汽車已經全面完成了新能源品牌、平臺、產品和關鍵資源的布局。其中,“東風猛士”品牌面向豪華電動越野市場,“東風嵐圖”品牌則主打高端新能源市場,而“東風風神”“東風奕派”和“東風納米”等品牌則面向主流市場。
從建設全球創(chuàng)新中心,到建設全球造型設計中心、軟件研究院等,東風汽車在自主品牌研發(fā)投入中的占比始終穩(wěn)定在8%左右;從研發(fā)新能源汽車到探索智能駕駛,從升級高效動力系統(tǒng)到應用智能互聯技術,東風汽車不斷突破技術壁壘,連續(xù)3年獲得中國車企專利創(chuàng)新指數第一位。
“我簡直不敢相信它的操作性如此出色,動力如此強大!”捐贈二戰(zhàn)相冊的美國青年埃文·凱爾在體驗東風猛士917后這樣評價。如今,隨著智能化技術和新能源產品質量的提升,中國電動品牌已深得海外消費者青睞,科技領先形象、中高端產品定位逐漸深入人心。
數據顯示,2024年東風汽車海外出口汽車25萬輛,同比增長8.2%。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,已完成海外適應性開發(fā)100余項產品,覆蓋歐洲、南美、中東以及東南亞等地區(qū)的100多個國家,海外銷售服務網絡覆蓋近百個國家。
到如今56載征程,東風汽車累計向國防事業(yè)交付軍車超40萬輛,占現役部隊裝備量的三分之一;累計產銷汽車突破6200萬輛,一輛輛東風汽車駛入千家萬戶。
2024年11月14日,我國新能源汽車年度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,中國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1000萬輛的國家。第1000萬輛車,便是一輛東風嵐圖知音。
彼時,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:“這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走出的堅實一步,是中國汽車工業(yè)發(fā)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,它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規(guī)模再上新臺階,迎來高質量發(fā)展新階段,成為發(fā)展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?!?/p>
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,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(guī)模邁上新臺階,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,占全球總產量的65%,連續(xù)十年位居全球第一。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,電動化基礎進一步夯實,整車平均續(xù)駛里程接近500公里,15分鐘充電80%的快充技術量產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