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市行政審批局印發(fā)《京山市鎮(zhèn)(街道)便民服務“群眾評”實施方案》,在全市開展便民服務群眾評議活動。用群眾的評價來檢驗便民服務的成效,可謂一針見血,從根本上找準了便民服務監(jiān)督考核的主體。
近年來,我市緊緊圍繞“轉(zhuǎn)變職能、優(yōu)化服務、方便群眾、提高效率”工作目標,不斷優(yōu)化基層政務環(huán)境,提升基層服務質(zhì)效,增強基層群眾獲得感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然而,不可否認的是,一些地方、少數(shù)部門仍然存在“門好進、臉好看、話好聽、事依然難辦”等問題,基層群眾也頗有微詞。
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。便民服務效果好不好,職能部門和窗口服務單位的工作作風正不正,群眾最有發(fā)言權。用“群眾評”這桿秤來秤一秤我市便民服務成效,讓群眾來評判、讓百姓來“打分”,這是著力深化政務服務改革,推進我市便民利民服務工作的好做法。
當然,群眾評是手段,推進工作才是目的。對評議結果,既要向評議單位反饋,更要向群眾反饋;既不能“一評了之”,也要防止對評議“不滿意”部門“一刀切”,關鍵還是要及時查找問題及原因,對群眾的“不滿意”,本著有則改之、無則加勉的態(tài)度,達到懲前毖后、革除弊病的目的。(萱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