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村里不僅請技術員現場對我們進行培訓,還當面與外地專業(yè)合作社簽訂收購合同,我們只管種,不管賣?!?月29日,在宋河鎮(zhèn)董家城村會議室,今年63歲的村民趙本軍樂呵呵地說。
董家城村地處大富水河邊,有不少荒坡荒地適宜種植紅纓子高粱。但由于缺少勞動力,這些地塊面臨撂荒的窘境。今年開春不久,村委會多方考察,聯(lián)系到外地某紅纓子高粱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,采取村集體種植和村民自愿種植等方式,在河灘、旱地、荒坡開展紅纓子高粱種植。
為了降低農戶栽培風險,確保增收,該村特邀請這家專業(yè)合作社技術員到村里,對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,并當面簽訂收購合同。
在該村會議室,技術人員從高粱品種的選擇、培管要點、產量效益、后期收購等方面對農戶進行了講座。該村30多名農戶認真聽取了技術指導。農戶們邊聽邊交流,現場氣氛十分活躍。
“村里大部分都是老年人,年紀大,種植紅纓子高粱勞動強度和前期投入相對比水稻小,收益卻不比種水稻低,每畝可達1500元至1800元,很適合在村里推廣?!痹摯妩h支部書記董靜介紹,紅纓子高粱屬旱地作物,生長過程中,對水的需求不大,每茬只需要噴藥一次,就可有效除草害、除蟲害,而且這些都由外地合作社負責,再說村里去年有農戶自發(fā)種植了近70畝紅纓子高粱,收成很不錯。講座結束后,董家城村30多個農戶當面與外地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簽訂了200多畝、20多萬斤的紅纓子高粱收購合同。
據悉,紅纓子高粱主要用于釀酒,本地和外地釀酒企業(yè)需求量大,由于種植相對簡單,產量高,經濟效益明顯。(吳晶 陳紅革)